聚丙烯酰胺的使用特点:
(1)絮凝性能通过电中和及桥联吸附使悬浮物絮凝。
(2)粘附性通过机械、物理和化学作用起粘附作用。
(3)负降能有效降低流体的摩阻,在水中加入少量聚丙烯酰胺可降低摩阻50% ~ 80%。
(4)增稠性能: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都能增稠,pH值在10℃以上聚丙烯酰胺易水解,结构呈半网状时增厚会更明显。
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对絮凝效果的影响
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合成过程中,在控制条件下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,其分子量分别为400万、600万、800万、1000万和1200万。
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(透光率)与其分子量有关。分子量越大,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越好。这是因为聚丙烯酰胺的酰胺基团(—C0NH2)附着在煤泥颗粒上,吸附形成氢键,而聚合物链在吸附的颗粒之间形成桥梁。因此,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主要取决于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。然而,聚丙烯酰胺的溶解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。分子量大于600万时,絮凝效果增加缓慢,但大于800万后增加不明显。一般来说,用于煤泥水处理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分子量在800万左右。
离子对聚丙烯酰胺絮凝效果的影响
选择分子量约800万的聚丙烯酰胺为原料,通过改变介质的pH值,制备了一系列阴离子度为10% ~ 50%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。
聚丙烯酰胺的阴离子度影响絮凝效果。煤泥水的透光率随着阴离子度的增加而增加,当阴离子度为30%时达到最大值,随后随着阴离子度的进一步增加而降低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除了聚合物絮凝作用外,还具有离子吸附、架桥和电中和作用。当阴离子度为30%时,这些作用叠加,达到最佳絮凝效果。因此,用于煤泥水处理的聚丙烯酰胺的阴离子度应控制在30%左右。